查看原文
其他

相比盲人按摩,我想这个世界更需要哑巴理发。


 “你发质太干”,“你发梢分叉了”,“我直接帮你烫一下”,“给你做头皮测试,发现你有毛囊炎”……


然而,当一个月后你再次把头颅献给小哥,他多半又不认识你了,继续跟你重复同样的话。

不管说的是什么,最终的落脚点都是:“办张卡吧”、“做这个套餐吧”……



结果你被漂染+理疗折腾后的一星期,头发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


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售后感想:




“海底捞”式的过度服务主宰着顾客的一切。


这不禁让人想起埋伏在日用品柜台后的导购员,一旦搭话,他们就会黏上你,即使屡遭挫败也热情不减。即便明确表示了需要某个品牌,他们也会完全无视你的需求,还坚持要给你安利根本就没听说过的野鸡产品。


如果你看见这类人就自觉地绕着走,那么你一定深知,被营销套路宰割的,可能不仅仅是金钱。

理发师:你要什么造型

我:顶端要商务,侧面要休闲


如何礼貌地回绝发廊小哥的推销,是每个白领、学生和社交恐惧症的直肠癌。对比一下,你甚至有点怀念出租车上的攀谈:

“有一次搭出租,司机一问我是学汽车专业的学生,就主动表示想要一起探讨一个问题。他告诉我出租车的等待时间是怎样计算的,但对于时速多少以下会被默认成‘等待时间’,机制很模糊,还马上在路上示范起来给我看。”




你开始明白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套路,只有背后统一的目的,不停地叨逼只为了填满他们的KPI指标,拿更多的提成。


有位女性同志以为进去20元就能修个刘海,却900块搞了个离子烫出来。她开始质疑自己是在享受服务还是被服务玩弄,她总结出了一套反制理发业营销套路的手段:


如果死缠着你办卡,你就拿出点逼格:“是不是只能在国内使用”、“那我不办了”,这样一定能主导话语

除非还有魔高一丈:“没关系啊!中国现在遍地是机会,早晚你会回来的!回国后赶紧来我们这做,国外人工成本多贵!”


实在不行的话,你干脆躺上洗发椅直接玩诈尸。


当然,如果你不想花了钱又惹一肚子气的话,尽量不要跟发型师撕逼。否则……




“不想聊天”是常态,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,做头发的时候告诉美发师你的消费预算,大家都是成年人,你需要的只是更加坦诚一点。


而对于服务业从业人员来说,如何在“毫无服务意识”和“过度服务”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,才是挽回行业形象的法门。


日本京都曾推出过“沉默出租车”的项目,除非乘客主动打开话匣,司机是不能和乘客拉家常的。



记住,秩序和规则是为了约束单方面的倾泻欲,而每个服务界人士都有他理应坚持的行业操守准则。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